首页>数据清单>胡凤莲
胡凤莲
序号:15 性别:女 出生年份:1927
民族:汉族 项目编码:2015-015-SN-YA 学历:其他
地区: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 作品数量:30

胡凤莲(1927-1987),女,汉族,农民,陕西省安塞县化子坪镇旋水湾村人。

胡凤莲小时心灵手巧,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剪花绣花。稍大又学会扎染花布,制作鸡蛋壳镶嵌画,用高粱杆编扎筷篓和针线笸萝,是当地有名的巧女子。16岁结婚后,尽管家穷,但她总是把家打扫得干净整洁,丈夫和孩子穿戴的整齐美观,是出了名的贤妻良母。胡凤莲的丈夫能让全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拼命在山里洼里劳作,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刚刚到了中年就一病不起,丢下了胡凤莲和四个未成年的孩子。胡凤莲用柔弱的身体撑起了这个家,含辛茹苦地将孩子一个个拉扯大,成了家。为了不给孩子们增加麻烦,她一个人苦守在自家的土窑洞里,寂寞时就会拿起剪刀剪几幅剪纸,剪好后把花夹在一本旧杂志中,然后再锁进炕头的小木箱里,不让任何人看,她把对丈夫的思念寄情于小小的剪纸之中。

1979年冬,县文化馆在剪纸大普查中发现了她,并邀请她参加剪纸创作班。在创作班中,是胡凤莲心情最舒心最快乐的日子。她不仅能干自己一生最爱干的事,还能和一群同龄的老姐妹们一起拉家常,说笑逗趣,唱一唱信天游。把在家的苦闷和孤寂一扫而光。胡凤连一直以一种感恩的心态对待每年一度的创作班,也珍惜每一次机会。她把创作班上的所有时间都用在了剪纸上,每天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每剪完一幅作品,都要悄悄地走到美术辅导老师跟前,小声的问看剪的行不行,生怕别人听到。当听到肯定的答复后,她才放心剪起下一幅作品,

胡凤莲爱收藏花样,每到春节她都会在周围村挨家挨户看窗花,看谁家有个好窗花样,她就会想法剔下来。在村里每有人家办婚事,她都会去看媳妇的嫁妆,看枕头顶上,上轿鞋上绣的花,看洞房窗子上,炕墙上贴的喜花、坐帐花,有了好的样子,她记在心里,回家后默剪出来。在创作班,她总爱收集其他老婆婆剪的花样,回家锁在自己的小木箱中,生怕别人拿走。

1980年胡凤莲的20余幅剪纸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该馆收藏,其中八幅作品收录在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延安剪纸》一书中,《人民画报》、《美术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十多家刊物发表了她的剪纸作品。绘画作品《春暖》在中国美术馆馆展出后,又被选送参加了法国巴黎独立沙龙美展。《植树》、《喂蚕》在《人民日报》、《中国农民报》上发表。1985年冬被邀请到北京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们表演授课。

1987年7月18日胡凤莲因病去世。生前是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

何时获得何种奖励

1980年,剪纸作品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该馆收藏,展藏单位:中国美术馆

突出艺术特色

胡凤莲的剪纸造型简练明快。在装饰上她不太用锯齿纹,而是多采用云勾、贯线、花草、月牙、梭纹等传统意象纹进行装饰。作品装饰大多简洁统一,部分作品的装饰丰富但不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