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剪智库>学研观点
黄本亮——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历程
时间:2023-06-14

传承·再生工作室黄本亮博士向诸位学者专家介绍了其博士阶段在导师指导下的学术研究工作,并做了题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发展历程》的报告。


图:黄本亮博士发言

黄本亮博士指出,近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走过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初30年代,在这个年代国家内部政治松动,皇权崩塌,对农耕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民间文化也开始进入了文化精英分子的研究学术视野。到了20世纪40年代,剪纸文化的发展变化主要集中在意识形态层面,在延安文艺运动、手工业合作化以及文化大革命等影响下,民间剪纸的审美对象、功能和主体都发生了变化,同时也对民间市场化和国民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图:革命现实主义作品

从改革开放的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这个阶段,民间剪纸重回民俗土壤,经济价值被续认,形成了形式的独立性,剪纸作为一种独立艺术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是在这个阶段的文化发掘者更多地关注民间文化价值,而缺少整体体系的考虑,没有立足民间文化生态的契机,所以这个阶段的一些大师地位尽管很高,但是生存状况相对窘迫。


图:僵化现实主义作品

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官方层面对民间文化的政策产生了变化,黄本亮博士认为民间艺人的身份发生了转变,中国民间剪纸无论从创作方式上还是产销方式上都发生了变化。匠人或者艺人可能成为了商人;或是进入政府组织,成为了地方形象的代言人。在经济利诱的情况下,民间剪纸开始全面市场化,但是整体呈现出衰微的态势。


图: 剪纸作品《姜太公钓鱼》

在民间剪纸发展的关键时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全面展开,剪纸这一类别的民间艺术也在2009年成为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民间剪纸的发掘保护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黄本亮博士也指出,很多民间剪纸仍然存续在民间,我们需要将它们推广到全球,为全球的文化多样性做贡献。

最后,黄本亮博士总结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过程中的民间文化价值转向规律,即开化民间、征召民间、美在民间、利诱民间,再到返归乡土。


图:黄本亮博士总结出百年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嬗变过程中的民间文化价值转向规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