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中国民间剪纸特展第一回TOP100”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术研讨活动”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举行。湖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设计艺术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沙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艺杂志执行编辑陈剑先生介绍了湖南的地域剪纸文化——踏虎凿花与禾库剪纸的差异性。
图:陈剑先生在讲座中
陈剑先生首先介绍了踏虎凿花与禾库剪纸共同的文化渊源——传统的湘西女红刺绣文化。由于当地的刺绣面料一般以靛蓝染就,较之墨笔勾绘,在深色面料上糊以白纸剪制的花样,无疑更加醒目和实用。出于为绣女提供最大程度方便的考虑,剪纸艺人在完成一个花样边沿铰制的工作后,还需要以剪刀、锉刀和锥子在花样的关键部分分别以剪、刻、扎等技法表现线路和针孔,以提示相关图案的绣法和重点表现区域。
图:湘西服饰刺绣
湘西地处武陵山脉东麓,整体地势由西而东渐缓,世居于此的苗族在历史上依地势形成了西南高山台地的“生苗”区和东南河谷丘陵地带的“熟苗”区。从地图上看,凤凰县禾库镇和泸溪县踏虎村正处于这两片区域的中心,均保留了具有各自特色的剪纸工艺。禾库、踏虎在服饰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在作为刺绣花样的剪纸上则更加明显。湘西苗族剪纸花样一般包括围裙花、衣边花、鞋花等在内的成人服饰纹样,帽花、围脖花、背裙花等在内的儿童服饰纹样,以及枕头花、帐檐花、飘带花等在内的日用物品纹样。在这些花样中,飘带花少见于禾库剪纸。在两地均有花样中,具体尺寸虽大同小异,却也有如背裙花区别甚大者。
图:踏虎和禾库的地理位置
在技法上,陈剑先生介绍道,“剪”“凿”分别作为禾库剪纸和踏虎凿花的主要技法,对工具材料的要求不尽相同,也是二者最为显著的差异之一。禾库剪纸在制作时以纸钉将6-8层普通白报纸装订在一起。踏虎凿花则一般选用较薄的顶贡纸或糯米纸,以纸钉装订数十层。由于两种技法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手对纸垛的不同影响,纸钉在禾库剪纸和踏虎凿花上的位置也不一样。
图: 禾库剪纸作品
图:踏虎凿花作品
接着,陈剑先生具体分析了两地剪纸之间形成差异的原因。第一点是生产性质的不同,禾库剪纸老艺人的祖辈在刺绣时是通过“画”的方式进行绣稿的绘制的,后来受到走乡串寨的外地货郎销售纸花样的启发,开始以购买的现成图案或祖辈代代相传的刺绣实物作为底稿剪制花样。与禾库剪纸一次加工6-8张花样的数量相比,踏虎凿花一次可加工数十张。第二点是民族属性的不同,处于小范围流通的禾库剪纸所服务的均为禾库、腊尔山等台地“生苗”区的苗族女性;踏虎凿花则在长期的花样销售实践中兼及服务苗、汉地区,更形成了以姓氏和姓氏支系各自负责的销售区域。
图:禾库排云村老艺人吴菊兰
最后,陈剑先生总结道,从禾库剪纸与踏虎凿花的文化渊源来看,为女红文化服务的属性使得二者统一于湘西剪纸工艺文化圈。从踏虎凿花对剪纸技艺的改进和运用上来看,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民间艺人在从事技艺的创作和运用时对不同文化营养的吸收。禾库剪纸在受到踏虎凿花影响的同时,不仅对凿花及其技艺的发展也产生了相对应的启发,对踏虎凿花原生形态的研究还有着活体标本的价值。
在专访环节中,陈剑先生认为,剪纸应该从工具和材料两方面进行定义:狭义上的剪纸必须用剪刀在纸上操作;从广义上来说,有剪纸艺术镂空特色的作品均能称作剪纸。从材料的角度而言,如类似纸张、或是在二维空间上具有可塑性的材料则都能称为类剪纸。从技巧角度来说,剪纸的过程伴随着工具的变迁;而从文化角度来说,剪纸往往存在风俗志中,但因其难以保存,故流传的实物较少。
接着,陈剑先生比较了湖湘地区和云贵地区剪纸的区别,汉族的剪纸以日常装饰为主,而少数民族地区则多用来作为刺绣的底样,尤其在苗族的民间艺术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门类,因为不同地区的不同历史,才造就了不同的剪纸风格。在湖湘少数民族地区,如果只是在礼仪场所使用,则其剪纸大小会进行等比例的缩放;如果作为刺绣底样,剪纸则按照实物的形状会有不同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