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日,“中国民间剪纸特展第一回TOP100”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学术研讨活动”在上海美术学院南院举行。在研讨会上,陕西省艺术馆研究员,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专家,《陕西剪纸》、《中国民间剪纸集成·陕北卷》、《中国民间剪纸集成·陕北卷》的作者陈山桥老师从自己的研究领域出发,发表了题为“陕西剪纸地域分布与俗规禁忌”的演讲。陈山桥老师指出,艺术背后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俗规禁忌一直缺少研究,但这是民间艺术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足够了解民俗禁忌,才能充分解读民间美术的一些内涵意义。
图:陈山桥老师在讲座中
图:渭南百岁老人展秀兰 剪纸作品
陕西的剪纸有着悠久历史,其风格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并广泛应用于民俗活动之中。陕西剪纸神奇地承载了中华民族远古图腾崇拜的信息,保存了以黄土高原为中心、以黄河中游地区为辐射区域地久远地民间风俗,以及蕴含着史前文化和古代历史文化特征的民间艺术元素,因此被称为“活的文物”。陕西剪纸造型古拙,刀法粗犷,线条浑朴,技艺精湛,不仅覆盖三秦大地,而且在中国的民间剪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向来被看做是中国剪纸的一种典范。通过研究陕西的剪纸,可以看出中国剪纸的一些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它们拥有属于自己的造型与色彩体系,并融汇于民间艺术的大文化体系之中。有些人说民间剪纸随意剪,怎么剪都行,其实不然,剪纸有严格的俗规禁忌。
图:三足蛙剪纸
人常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陈山桥老师根据调查发现,虽然陕西剪纸在民俗活动的应用上各地大同小异,但是在剪纸的内容、样式、风格、俗规上受其地域环境与民俗文化的影响而存在明显差异。陈老师还介绍道,陕北、关中、陕南是陕西三个不同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地域。虽然在地理上位于同一地域,然而由于人群祖籍来源不同,又形成了若干不同民俗文化区域。环境和地域文化的差异影响到剪纸风格与俗规禁忌的差异,这也造就了不同的剪纸特点。尤其在关中地带,从汉朝到民国时期一直分为三府。东府包括陕北延安一带,具有典型代表性的造型之一是三足蛙,常用于婚俗的时刻,此外还有鱼变蛙、娃踩莲等造型,寓意早生贵子。东府人在进行虎的剪纸造型时,往往都是笑眯眯的图样,而不是凶残的样子,这种造型为陕北人所喜爱,但是则为关中地区所忌讳。在进行人物的创作时,往往采用黑色的纸张,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风俗。
图:娃踩莲造型
在关中中部的京兆地区,染色剪纸成为了直流。俗话说“三分剪七分染”,基本上靠染和画来表现剪纸,代表作品有戏窗花,该“花”样从皇家流传而出;在西府,也就是如今的宝鸡地区,比较忌讳贴生活的中的人物和戏剧里面的人物,他们偏爱贴小娃娃,因为这象征了生命的活力。同时也有贴五毒的习惯,这也是生存繁衍的符号之一。
图:剪纸《虎》
此外,陈山桥老师还指出,婚俗场景是剪纸艺术大放异彩的舞台。其中,筷子画和碗画,以及娃踩莲都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剪纸作品,但是各地在该场景的忌讳偏爱各有不同。陈山桥老师强调,我们在进行创作时都要符合当地的民俗讲究,在民俗约束的范围内进行创作。
图:不同的剪纸人物造型
在之后的专访中,陈山桥老师详细向我们介绍了他早年进入农村进行剪纸普查的状况,他在老艺术家的启发下进行了普查,并发现当地农村人人都是剪纸好手,且一下子发现了种类繁多的剪纸作品,那一刻他才明白这才是真正的民间剪纸作品,民间的造型观念和学院派是不同的,后续当地文化部门还邀请到了相关民间剪纸的杰出代表进入学院进行授课,以传承这一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陈山桥老师也从这繁多的作品造型中发现了其背后的普遍规律,即今天他所介绍的陕西剪纸中所蕴含的相关民俗禁忌。
图:剪纸《琴棋书画》
陈山桥老师认为,剪纸、刺绣等均属于民俗范畴,首先是应用于民俗,然后才是审美,随着如今剪纸相关的精神需求被其他的方式取代,如果剪纸仅仅停留在审美层面,恐怕难以在民间保存下来。如今虽然保护、抢救剪纸的力度很大,但手段显得过于单一,且显得商业气息过重。我们还是要从文化角度入手,培养对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敬畏之心,才能让剪纸在民间这片土壤中长久的生存下去。